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魔毯上的秘密花園」

「魔毯上的秘密花園」

















表演劇團:T﹒O﹒P視覺劇場


「魔毯上的秘密花園」故事敘述一張神奇地氈,竟是迷你花園的秘密入口,充滿魔法、不可思議的日本庭園裡有鳥語花香、小橋流水,如詩如畫的四季景緻,讓人感受如走一程心靈之旅。以多媒體互動式親子遊樂劇場方式呈現的「魔毯上的秘密花園」,劇裡有數不盡的神奇玩意,包括有趣又怪異的草地、音樂石階、愛捉弄人的荷葉,還有各式各樣的花朵與鯉魚。



劇團介紹:

TPO視覺劇場(visual theatre)創立於1981年。劇團從創立初期,便致力於兒童製作,利用藝術品、機械裝置、光影變化製作彷如「動畫電影」般的親子作品。1999年開始,在藝術總監Davide Venturini與合作藝術家Francesco Gandi的帶領下,TPO大膽探索了數位繪圖技術,並結合了傳統劇場與其他藝術類型,如舞蹈、多媒體藝術。

在實驗創作中,藝術家透過數位技術應用於音響與視覺設計,發展出舞台空間與肢體兩者間新的互動關係,並且孕育出新的劇場概念「CCC 計畫」(children cheering carpet,互動式兒童魔毯遊樂場計畫):將表演轉變成一場幻想的旅程,在「感官的劇場的花園」中,藝術家與聲音、影像共舞,探索說故事的新方式,觀眾也有機會一同上台,探索舞台空間並參與演出一場「使五體六感沉浸其中的戲劇」。

「CCC計畫」邀請親子觀眾與藝術創作嬉戲,活潑的互動式精緻演出,成功地使TPO在國際間打開知名度,除巡演法國、英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奧地利、瑞士、瑞典、丹麥等歐洲國家外,也巡迴美國、澳洲、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並拓展出歐洲藝術家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參與這項計畫的藝術家來自各種領域,有演員、舞者、音樂家、作家、工程師、設計師與插畫師)。這種通力合作不僅將新科技應用於藝術作品中,也發展出藝術家與兒童觀眾間嶄新的互動模式。




影片介紹



-----------------------------------------------------------------------


可延伸的應用在社會、生活或個人上面的功能或貢獻有哪些詳細內容:


我覺得他們使用的這個技術是使用了互動感應器,這想技術可以取代現在的廣告招牌,可投射虛擬的立體廣告,而我覺得用這技術投影出的廣告可以像關鍵報告中可觸碰的互動介面,而且我覺得這也是未來科技的走向。


竣閔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諾曼.麥克賴倫 加拿大動畫史上最偉大的天才


諾曼‧麥克賴倫,加拿大動畫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以驚人異想改變世界,動畫有了全新定義。


諾曼.麥克賴倫腦袋所想的是動畫藝術的核心問題:動畫是否就是「會動的畫」而已?他最代表性的名言就是:「動畫不是『會動的畫』的藝術,而是『畫出來的運動』的藝術」;也就是說繪畫和動畫的區別是,繪畫所經營的是畫面,動畫經營的卻是「操縱畫面與畫面之間的動作」,動態本身才是動畫的力量所在!


4D Art劇團使用「複合影像」創作的先驅跨界狂想實驗多媒體科技,讓劇場有了新的觀看方式,當4D立體動畫走進劇場,召喚諾曼步上舞台觀眾彷如坐上時光機,漫遊現在、過去、未來一趟超越想像極限的驚異奇航,徹底挑戰視覺感官打破現實與虛構的疆界,劇場敘事與虛擬投影、真實與幻境的時空,舞台表演與立體動畫生動連結舞者巧妙穿梭在蒙太奇手法拼貼織構的動畫、電影、紀錄片間4D Art劇團虛擬實境的影像炫技,帶你一起用幻想,走進諾曼.麥克賴倫的映畫人生。

【介紹】
加拿大4D Art劇團致力於跨界多元創作,1983年成立迄今已演出超過300場,足跡橫跨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歐洲、南美、澳洲及亞洲。採「複合」創作方式,融合現實與虛幻、表演藝術與新興媒介,打破表演及視覺藝術等藩籬,以「新藝術」風靡全球,演出足跡遍及世界各地。首度來台,帶來融合戲劇、舞蹈、電影、音樂及視覺設計等不同元素的獨角戲《諾曼》,呈現前衛動畫大師諾曼.麥克賴倫(Norman McLaren)的傳奇人生。

麥克賴倫(1914-1987)在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工作長達40年,拍攝近60部動畫片,赢得147座國際大獎,創下無人能及的得獎記錄,看似前衛暗喻的創作風格裡,充滿童真想像及人文關懷。他曾說,如果不是踏入電影世界,他應該已成為編舞家。4D Art藝術總監米歇爾.樂密(Michel Lemieux) 和維多.皮倫(Victor Pilon)運用最新「複合媒材」(mixmedia)技術,透過出神入化的虛擬實境投影,呈現栩栩如生的立體影像,邀請觀眾一同進入麥克賴倫的電影世界,更讓編舞家彼得.托茲瑪(Peter Trosztmer)與麥克賴倫的嬉遊異想共舞。《諾曼》由4D art與加拿大電影委員會共同製作,透過劇場表演、記錄訪談、與動畫電影的即時互動,構成獨具風格及想像力的視覺饗宴,呈現麥克賴倫的力量、創新及人本主義,是向大師致敬之作的首選。

複合創作4D art劇團提倡以實境及虛擬,表演藝術與新興媒體兼併的跨領域形式來創作,透過他們的創作,表演、電腦構圖、電影、影像、舞蹈、詩歌、視覺藝術、燈光設計、音樂及音響測試等各類藝術的藩籬都將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他們統整不同形式的藝術型態來呈現他們的創作。加拿大4D art劇團:http://www.4dart.com/


【延伸應用】
我覺得這樣型態的藝術,使用了複合媒材技術,在實際運用上,可以用來當做廣告的多媒動互動宣傳,能夠和觀眾更有互動。或是也可以用在虛擬實境的技術上,讓很多模擬演練的活動可以更真實。
健華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音樂圓柱 (SoniColumn)



作者:
睦鎮耀 (Jin-Yo Mok)是韓國年輕一輩受矚目的新媒體藝術家,首爾弘益大學碩士,後轉往美
國紐約大學互動電訊所進修。他的互動作品多次受邀於世界各地展出如:奧地利電子藝術節、
ISEA 2006、WIRED NextFest、巴西聖保羅的FILE 2005、美國紐約惠特尼美術館Artport等。

《音樂圓柱》 (SoniColumn)
是一個經由觸碰產生聲音演奏的互動裝置,觀眾透過碰觸網格圓柱裡的Led燈,使它發亮並且發出特別的聲音,當人觀眾去轉動手把,圓柱就會緩慢地自動旋轉並演奏藉由手觸碰發亮LED光圖樣的聲音。  <<音樂圓柱>>(SoniColumn)是睦鎮耀音樂盒作品的系列之一,構想是複製於很久以前演奏音樂盒的經驗,那明亮的聲音來自於記憶中機械轉動,作者愉悅且小心的複製這個經驗,不是壯麗神秘而是單純易玩的小玩具。
引自2008第三屆台北藝術節-超介面官方網站
------------------------------------------------------------------------------------------------

人們對於藝術一詞總是覺得離自己是遙不可及
卻沒發現到自己身邊容易取得的物品-音樂盒,改造
後也能變成令人感動的藝術品。

延伸
這作品讓我覺得很適合放在家中,作為具有紓解
人們壓力的藝術品。此作品不但能有音樂,還能夠藉
由自己的觸碰來創造音樂,在視覺、聽覺、碰觸上都
能有不同的體會。

常常依靠音樂來放鬆自己的人們也許可以藉此件
作品來聆聽自己本身心靈的音樂,探討自己也許會有
另依種想法也不一定。

安徒生計畫(The Anderson Project) 多媒體3D電影劇場














演出:加拿大機器神劇團
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


勒帕吉的導演美學:寫實與變幻





威爾森劇場的魅力在於拒絕寫實。他把外在世界改造成幾何色塊和一條無垠地平線展佈的內在風景,快速時像激烈變換的畫布,緩慢時像一個永遠無法醒來的夢境。相反地,勒帕吉的劇場魔術奠基於寫實,卻又跟傳統寫實主義大相逕庭。他以局部暗示的手法達到不可思議的寫實效果,例如《安徒生計畫》裡,則出現了貨真價實的一整排電話亭。當這些寫實空間在舞台上以不同角度出現時,更予人不可思議的魔幻感。這種視覺欺騙的手法在《安徒生計畫》中更發揮得淋漓盡致,主角數度彷彿坐進一張背景圖片中,造成平面圖案與立體人物並置的奇異效果。


「安徒生計畫」是由演員搭配多媒體影像演出的獨角戲,劇中大量使用投影、道具等裝置,將在舞台上瞬間呈現歌劇院、地下鐵、夢幻森林等數十幕場景,混雜真實與虛擬的劇場情境,像是電影蒙太奇剪輯般的舞台效果,讓觀眾宛如置身在一場魔術大秀。


《安徒生計畫》在其主景之一的整排電話亭是一種「溝通」的展示,但卻也遮掩了後方的事物。另一主景是銀幕,透過正向、背向的投影,可以呈現事物,但銀幕本身也成了遮蔽物。透過銀幕,更可以製造「偽現場」,例如當演員在銀幕上噴漆,噴出的字樣卻是用背後投影投出預拍的圖像。銀幕更可以製造「似非而是」的效果,例如《安徒生計畫》開場時,演員背對觀眾致詞,他的正面特寫,卻投影在後面的巨大銀幕上,疊合觀眾席的景觀。我們看著一個人的背面,他卻以更大的形象「面對」我們說話!此一「似非而是」的情境,恰恰從形式上呼應了表演情境:一個假的無法執行的演出,卻帶引出一個真實的演出。雖然劇團叫做「機器神」以強調製造心靈魔幻的技術向度,但勒帕吉始終堅持採用的只是幻燈、投影、錄影、鏡面等「低階」的技術,因為他的視覺奇蹟,倚重的是創意觀念,而非昂貴技術。

...............................................
影片連結: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basic.php?media_id=eHNpM0JKLTMzMDgxNS5mbHY=&ref=brecommend
...............................................

可延伸的應用在社會、生活或個人上面的功能或貢獻有哪些詳細內容:


這種平面投射技術可使用於成品的展示,利用其投影的影像將要展示的作品表現出來,我覺得也可將這個技術縮小到某些行業也是可行的,例如:紋身的行業,我們可使用投影的方式將要紋的圖案可先投射到身體上,這樣就可先一步的看出成品。在建築或室內設計的行業中,我們也可以呈現出一種虛擬實境的房屋建設或者是室內設計的樣貌,也可使用於某些廣場以增添新穎感可給路人有種不同的視覺觀感。

竣閔

翁宇君:花外之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D6QbDwF7dM ((點選))

創作者: 林俊廷 & 青鳥新媒體藝術 / music: iCat

翁宇君花外之境 ~《 蝶影》、《 漣漪》、《 絕色》、《 空谷迴音》

<創作理念>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唐末詩人唐彥謙的這首《詠蘭》 詩,寫出了蘭花的清雅麗質,也交代了蘭花的生境——人跡罕至的幽谷深林才是蘭花的天堂 福地。本作品以蘭花光影及互動設計營造一個奇特神秘如夢般的蘭花幽境。在整體作品中,以寫實 與虛擬的交錯手法呈現蘭花的天姿神韻,將賞蘭的視覺經驗與蘭花為人鍾愛的超凡脫俗的精 神氣質連結成具體經驗,打破蘭展將蘭花陳列物化的一般展示手法,透過藝術手法召喚蘭花 與人們內在經驗的真實連結。創造觀眾難以忘懷的審美體驗。

<作品概述>
1. 蝶影-(根據記載,蝴蝶蘭發現的故事是一採集者在溪邊休息的時候,用手邊的望遠鏡觀察溪的對 岸,發現約有二十餘隻的蝴蝶幾乎不動地蟄伏在樹上,於是涉溪至對岸,才發現原來他所看 到的並不是一群蝴蝶,而是一朵朵令人眩目的蘭花。 )進入展場後,地面影像群蝶飛舞,觀眾遊走其中,群蝶追著觀眾蹤跡飛舞,如進入群蝶飛舞 的山谷,無限驚喜。
2. 漣漪-(蘭花大多生長於溫溼的環境,林中雨氤與溫室水霧的意象與影音互動)觀眾觸摸台座(七組不同音階)上觸控螢幕,螢幕畫面出現水波漣漪並產生水晶音階的樂音 ;牆上大螢幕立即互動長出蘭花花朵。
3. 絕色 - (以藝術影像手法呈現蘭花的斑斕綺彩與絕美姿色)以電視裝置,動畫結合蘭花的近拍影像以意境式的安排呈現綺麗蘭影。
4. 空谷迴音 - (關於最早的古琴譜《幽蘭》的傳說為孔子周游列國時,在歸途中見到幽谷中盛開著蘭花, 很有感慨地創作了《幽蘭》一曲。 )整個作品空間將迴蕩著清靈幽遠的樂音,以聲音營造餘音杳杳的空間情境。

....................................................................................................................
使用技術:
3D動畫、互動捕捉器

可延伸的應用在社會、生活或個人上面的功能或貢獻有哪些詳細內容:
因為之前接案子有碰過類似的題材,之前就有想過,如果這種新技術用在平常生活裡,那不是很有趣嗎?例如,他是家裡的一幅風景畫,你只要擁有這幅風景畫,你就不用外出,直接可以深入其境,可以跟畫裡面的花花草草互動,這種感覺會很棒。而且現在經濟不景氣,宅經濟當道,如果,這種新技術能量產,我猜想應該是會大賣的。

屬名:
勇明

歐伯梅耶:讓你看到真實表演者與虛擬世界融合為一


3D《春之祭》的影像 圖片提供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Le sacred du printemp)1913年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首演時,即以前衛之姿,造成轟動。美國學者Richard Taruskin指,《春之祭》的藝術成就可說是史氏的《英雄交響曲》,可以媲美貝多芬在交響曲歷史奠下的里程碑。


而今年三月「2009台灣國際藝術節」的《春之祭》則會更加前衛,不僅跨界演出,由美籍指揮布瑞德‧路博曼(Brad Lubman),帶領國家交響樂團演奏名曲,搭配舞蹈家茱莉亞‧瑪赫 (Julia Mach)獨舞,更邀到奧地利知名多媒體藝術家克勞斯‧歐伯梅耶(Klaus Obermaier)編舞與多媒體創作,將舞台打造成一個數位、奇幻、炫目的虛擬世界,觀眾會被要求戴上3D眼鏡,看見「史前世界的田園劇」宛如漂浮在外太空中,舞者的肢體甚至會被支解後重組,形成奇異的舞蹈景觀。


從八○年代末開始,隨著藝術家大膽結合數位科技,「多媒體實驗劇場」躍上國際舞台,不少藝術家採用互動科技媒材,進行音樂、舞蹈與劇場的實驗創作,推出相當多讓觀眾耳目一新的作品。諸如1989 年貝諾特.莫伯里(Benoit Maubrey)的作品《電音芭蕾》(Audio Ballerinas)、2004年克勞斯‧歐伯梅耶的作品《魅影》(Apparition)、以及2006編舞家丹.史塔皮羅(Dawn Stoppiello)和多媒體藝術家馬克.肯尼羅(Mark Coniglio) 的作品《16 [R]evolutions》等。其中《電音芭蕾》在2006年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就曾來台演出。克勞斯‧歐伯梅耶的表演也曾走訪新加坡和香港,刺激了東亞地區的互動藝術發展。臺灣觀眾在2009年終於有機會一飽眼福,感受新穎的藝術體驗。


克勞斯‧歐伯梅耶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科技團隊——電子藝術未來實驗室(Ars Electronica Futurelab),在九○年代初期,他們合作開發了一套「數位擴大影像引擎」(Digital Amplified Video Engine,簡稱DAVE),可將舞者的身體與表演,用錄影投影的手法,配合編舞套數及舞台編排,把舞者的肢體、影像與音樂融入舞台表演中,這一個時期創作的作品有《D.A.V.E.》與《活體解剖》(Vivisector),受到各界矚目,巡迴各國演出超過百場。


隨著互動科技的進步,不少樂團與舞團開始運用物體追蹤感應技術,整合紅外線感應器及攝影機,配合複雜的電腦視覺運算技術,進一步將舞者身影、肢體與舞動,即時投射於螢幕上,樂團與舞者將不必受限於投影機中預錄好的影片,擺脫編舞套數的限制,做出更為即興、生動與自然的表演。而克勞斯‧歐伯梅耶更領先潮流,與電子藝術未來實驗室的工程師及設計師著手設計了一套互動媒體藝術(Interactive Media Art)系統,不僅可以將舞者的身影實況投影在螢幕虛擬的空間上,還能夠讓去除背景、活動當中、甚至重新組合的肢體成為舞台上的主角,2004年推出的《魅影》就是此技術的最佳展現,在此作品中,克勞斯‧歐伯梅耶和日籍媒體藝術家加藤博一合作,以攝影機搭配電腦,把演員移動時的輪廓或形狀,從背景中抽取出來,並實況投影出其肢體動作,由於精確考慮了舞者的速度、方向、動力等因素,舞者的身影將會放大在舞台上,和現場樂團作出天衣無縫地搭配,展現音樂和舞蹈流動連綿的特質,舞者的手、腳與身軀獨立在奇幻的背景中,隨著節奏延展、收縮、波動、屈曲、變形,宛如一幅又一幅的抽象畫。


--------------------------------------------------------------------------------------------------------------------------------------------------------------------------------------------------

可延伸的應用在社會、生活或個人上面的功能或貢獻有哪些:


我覺得此技術可以運用到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可能會比較偏向展示方面,由於此技術中使用了「物體追蹤感應技術,整合紅外線感應器及攝影機,還能以攝影機搭配電腦,把演員移動時的輪廓或形狀,從背景中抽取出來,並實況投影出其肢體動作,精確考慮舞者的速度、方向、動力等因素,並將舞者的身影放大在舞台上」。因此在實際運用上,除了在舞台呈現外,或許也能運用在街道上的廣告看板中,藉由此技術來偵測相關的路人,達到與行人互動,增加廣告注意力的效果。
或是也可以運用到警方的人像辨識功能,如此警方以路上攝影機就能夠達到偵測或辨別嫌犯的效果,進而達到偵測辨識的功能。


表演影片,請安裝QuickTime播放軟體

http://www.exile.at/sacre/ 點選movie 觀賞

健華